大型原创诗歌音乐舞蹈史诗《诗韵中华》汇聚了中华五千年诗歌文化的精髓,结合现代时尚唯美的表演艺术理念,用高屋建瓴的美学视角,通过声、光、电,以及虚拟现实、3D、多媒体等技术,打造出世界独创的诗歌艺术呈现,从而第一次把诗歌这种传统的语言艺术变成了时尚唯美的舞台艺术,被专家们评价为“前无古人的好创意”。
《诗韵中华》成功地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创新性发展的理念,以原创的六个诗歌篇章与首尾呼应的原创主题歌曲为载体,第一次将朗诵、吟诵、声乐、器乐、舞蹈、书法、绘画等中国经典文化艺术元素融汇在一起,有效地实现多种艺术形式在同一审美空间的融合,极为直观地展示了中华艺术之最高境界,即“思与境偕”、“物我两忘”、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,向世界呈现了中华诗歌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。
目前,从北京到江南,从江南到华南,从华南到海南,从上海到深圳,从皖南桃花潭到东北长春,从珠江之滨广州到内蒙古大草原,从北美名城洛杉矶到世界高科技之都旧金山硅谷,从大学到中学、到小学,诗韵中华一路走来,带来了中华文化之花在21世纪的一路盛开!收到所到之处各界观众给予的高度评价;
李黎主席:昨晚诗韵中华节目很精彩!以诗的韵律在历史和现实中挥洒穿行,以心的激情在哀伤和冗奋中沉沦难已;词典中搭载着民族灵魂的家园、文化承传的天梯!演出很成功,我很喜欢。谢谢你的邀请和激情!找机会再聚聚并讨教!
——张毅(国侨办司长)
李黎主席:“诗韵中华”是非常优秀的原创剧目,我十分赞赏,真诚支持,并热烈祝贺再次在首都重要舞台登场,期待掀起新一轮好评高潮,一定能在中华诗坛产生积极的历史性影响!
——华锦洲(前驻美国休斯顿总领事)
李黎主席:为你在中华诗学的多年积累与厚积薄发喝彩!为诗韵中华的导演组喝彩!为所有诗韵中华的参演艺术家喝彩!这才是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精髓,应该让全世界都看到,并能够真正在全球产生积极影响的中华文化!
——邱胜云(中国驻纽约、休斯顿前总领事、中国外交协会副会长)
感谢李主席盛情邀请,观看一场美轮美奂、精彩绝伦的诗歌艺术视听盛宴音乐会。“诗韵中华”是中外文化史第一台融朗诵、吟诵、声乐、器乐、舞蹈、书法、绘画以及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诗歌文化大观。“诗韵中华”用高屋建瓴的美学视觉展现了华语诗歌的历史与现实,”不仅实现了多种艺术形式在同一审美空间的有效互动,而且实现了大俗大与大雅的完美融合和古人所言:“诗可以兴” 的审美目标与社会效果!
——裴力(国家发改委中国改革报主编)
这台节目,诗洁韵醉,华美至极!我发微信后,反响强烈,点赞不断,好评如潮!你做了一件令人仰慕的好事。再祝贺!周末愉快!
——蔡晖(新华社领导)
祝贺诗韵中华落脚大学,走进天桥,扎根民间,逐步成为文化自信的载体和平台,逐步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覆盖面。承载、传承、创造文化是城市的重要使命,在由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历史进程中,需要诗性思维、诗意审美。祝你们好运常伴!
——赵新良(辽宁省原副省长)
我们观看后很受教育。这是穿越历史时空的诗歌音乐史诗,这是李黎先生的佳作。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、功德无量。他用正能量引领校园,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。愿你们的优秀作品早日走向社会,走向世界。
——孙希岳(江西省原副省长)
李主席,感谢您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校史的崇敬与传送,这使诗韵中华在不同场地的展演更生动、更接地气、也更加感人。
——程大权(人民大学党委前书记、校务委员会主席)
诗韵中华的演出太精彩了!我为自已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自豪!…
——伊芳(台湾旧金山地区最大的华语电台星岛电台主播)
诗韵中华的文学与社会意义,已经超越了诗歌本身。她体现的是:面对转型期的中国,所应坚守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……
——王文景(著名学者、大学教授、博导)
六月十六日,中国东北第一大都会沈阳~我们不见不散!
扫一扫,关注华语诗盟,了解更多精彩
扫一扫,关注诗韵中华公众号